在胜利油田正南回注站,一台由石化机械三机分公司自主研制的CCUS压缩机正日夜运转。作为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,自去年11月投用以来,它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35万吨,成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突破技术瓶颈,打造专属“碳捕手”
过去,二氧化碳压缩面临诸多难题:气体密度小难压缩,压缩过程中又容易液化,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。为打破这一局面,石化机械三机分公司的研发团队历时两年多攻关,经过136次设计方案优化,终于研制出适合我国工况的CCUS增压压缩机。
这台四列对称平衡型三级往复活塞式空冷压缩机采用“多级压缩+级间冷却”模块化设计,能够根据气体成分自动调整压缩参数。设备表面涂覆的特殊耐腐蚀涂层,即使在高湿度、高杂质的严苛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,使用寿命可达二十五年以上。
装上智能"大脑",实现智慧运维
走进正南回注站中控室,12米宽的监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压缩机的108项运行参数。由三机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诊断系统,就像给压缩机配备了一位“智能医生”。
这套系统不仅能远程控制设备启停,还能通过机器学习技术,对轴承磨损、密封泄漏等潜在故障进行精准预判。去年冬天,系统通过0.3℃的细微温度变化,成功预警一起十字头销早期磨损故障,避免了可能导致的全线停产。自投用以来,该系统已提前发现并处置17起潜在故障,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82%。
灵活适应工况,保障高效运行
无论来气压力是1.2MPa还是2.8MPa,这台压缩机都能轻松应对。它的排量调节范围可达2.2-15.26×104Nm³/d,设备负荷调节范围18%-100%,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,各种工况都能游刃有余。
从图纸设计到工程应用,这台CCUS压缩机用硬核科技打通了“捕碳-运碳-注碳”的全流程。它不仅实现了油田CCUS核心装备国产化,更为我国工业碳减排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,为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