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沙柳一样扎根大牛地

沙柳,是一种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沙漠植物,坚韧、顽强,且富于献身。

自从来到三机分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大牛地项目部后,刘长丽细心地发现了沙柳的品性,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一片片绿地,被其默默的奉献精神所折服,并以此激励自己。

“有1台压缩机运行声音不对劲,麻烦过来处理一下。”一天晚上11点多,刘长丽接到了大牛地气田35号集气站值班人员的电话。刚刚睡下的他,一下清醒了起来。不到30分钟,他就赶到了集气站,拿出测温枪、震动检测仪等专用仪器和工具,在机组曲轴箱、气缸等重点部位,转着圈检测了几遍,未查明异常情况。多年的设备管理经验告诉他,机组出现异响,就是故障的先兆。“找不出故障原因,决不收兵。”他暗下决心,并及时调整思路,将检测目标转向控制系统。经过对比、分析上位机运行数据,他发现进气压力下降了0.2 MPa,立即协同站长调整运行压力,将进气压力由0.65 MPa上调至0.85 MPa后,机组异常声音很快消失。终于,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。“工艺气压力降低,导致运行参数发生变化,使机组内出现了气流共振,这就是大家听到的异常声音。”他给站长解释道。“刘师傅,你不但技术过硬,而且还很敬业。”站长伸出大拇指不住地点赞。

大牛地气田39号集气站机组自投产以来,一直存在末级分离器异响的问题。期间,用户曾多次协调三机分公司专业设计人员、分离器厂家人员到现场进行“会诊”,并邀请地面工程管线流程专家分析机组脉冲震动测试等,均未明确故障、消除异响。正当项目经理为此事“犯难”时,刘长丽站了出来。他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,经过周密分析、模拟推演,大胆提出把站内旋流分离器旁通闸阀打开,让旁通闸阀的1/5进旋流、其余气量走外输,减少管线内气流冲击波动。这一想法得到了采纳,经过现场验证,收到了“奇效”,并应用到41号集气站、27号集气站机组上,将带共性的故障逐一排除,解决了困扰用户多年的难题。

今年5月,刘长丽被分公司授予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称号,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他表示,愿像沙柳一样,默默扎根大牛地,潜心服务用户保供增产。 


信息来源: 
2022-05-10